1亚马逊大量商标被抢注
这些公司非但盗用其品牌标识,还反过来以侵权之名投诉,企图迫使受害者就范,甚至明目张胆地索取高额商标“转让费”,其中不乏要求支付高达20万人民币的勒索案例。
一位受害卖家在论坛紧急求援,揭露了自己在英国注册的商标在德国被不法分子抢先注册的遭遇。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不仅导致其在德国市场的店铺链接被无情下架,还面临着沉重的法律压力与经济损失。
更令人震惊的是,抢注者非但不知悔改,反而变本加厉,利用商标权作为筹码,对受害者进行赤裸裸的敲诈。
小K发现,此类事件并非个例,而是呈现出跨国界、规模化的趋势,尤以德国为“重灾区”,受害者遍布全球各地,经济损失从数千英镑至数十万人民币不等。
2为什么商标恶意抢注在德国频繁上演?
根源在于德国商标注册制度的特殊性。德国遵循“申请在先”原则,与美国的“使用在先”截然不同,加之商标局在形式审查后即核准注册,并给予3个月的公告期供第三方提出异议。
这种“先下证后公告”的流程,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利用制度漏洞,迅速抢注商标,企图谋取不正当利益。
商标和域名的恶意抢注现象尤为复杂,具体可分为五类:
01.注册类别不全的抢注
02.跨站点商标冲突
03.欧盟内国家商标抢注
04.外观专利的滥用投诉
05.域名抢注后的版权侵权投诉
恶意者注册同名域名,并通过独立站链接投诉原卖家侵权,手法狡猾且隐蔽。
3面对商标被恶意抢注,该怎样正确应对?
01.未雨绸缪,商标先行
02.实时监控,主动防御
针对核心商标,借助专业代理机构实施定期监控,一旦发现抢注行为,立即采取应对措施,避免陷入冗长的维权泥潭。
03.证据为先,积极申诉
04.法律武器,捍卫权益
避免商标抢注,关键在于完善商标布局!
针对德国、法国等抢注高发国,卖家应即刻审视商标布局,强化保护体系。恶意抢注不仅阻断市场准入,还可能迫使支付高昂转让费。小K呼吁:及早布防,警惕抢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