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淘宝新功能,玩出了实体店的感觉

硬核刘大
2024-11-21
24
shoptop 【建站扶持计划】

免订阅费,免费SEO与代建站,16大主流媒体免费开户

   立即查看>>

大数跨境
导读:淘宝新功能,玩出了实体店的感觉
以前,用户在电商平台购物基本都是按商品标价购买,但现在有了新的玩法——用户可以在平台上体验到砍价的乐趣。

淘宝近期上线了“去谈价”功能,入口设在购物车的结算界面。

淘宝新功能,玩出了实体店的感觉
目前来看,这个功能尚未覆盖所有商品,只有部分商品在结算时会显示“去谈价”选项,用户才能使用该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去谈价”并不是直接砍掉商品价格,而是商家提供一些折中方案,比如评价返现或赠送赠品。当然,用户也可以尝试提出降价要求,但商家不一定会同意。
事实上,“去谈价”的前身是今年618期间推出的“天猫AI讲价小助手”,当时只在天猫平台使用。如今,这项功能逐步推广到了淘宝。
当初,这个功能被认为是社恐用户的福音,但意外的是,不少用户却因为使用它而感到尴尬。
有网友在小红书上吐槽:“以为很智能,结果点进去对话框一看,好家伙,实在有点丢人。”
淘宝新功能,玩出了实体店的感觉
更有网友晒出平台帮忙砍价的搞笑对话:“你考虑5分钟再答复我”“感觉你是个很好的人,能不能再便宜点”“这个商品我很喜欢,但预算不够”……评论区更是充满调侃:“霸道砍价法”“一本正经的丢人”“它一个AI还会叫人工客服,真懂事!”
淘宝新功能,玩出了实体店的感觉
但与用户的吐槽不同,一些商家对这项功能表现出不满。
淘宝新功能,玩出了实体店的感觉
“去谈价”确实为电商平台增添了新意,但用户和商家是否真正需要这个功能呢?
对用户来说,这个功能像是社恐的“砍价嘴替”,让人能过一把砍价的瘾。但从网友晒出的体验来看,仍有许多细节需要优化。
对商家来说,虽然砍价功能可能带来更多曝光和销量,但如果AI砍价成功率过高,商品标价是否会失去意义?另外,AI砍价直接引入人工客服,也可能增加运营成本,这部分成本是否会转嫁到用户头上?

因此,“去谈价”功能仍有许多挑战需要解决,淘宝也需思考如何更好地平衡用户与商家的利益。

淘宝不再追求“极致低价”
从“AI讲价小助手”到“去谈价”功能,淘宝仍在坚持低价策略,但方式有所不同,不是直接降低商品价格,而是让用户与商家协商,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
淘宝正在寻找一个平衡点:既要用更低的价格吸引用户,又要避免让商家陷入低价竞争的困境。这与此前的战略一脉相承。今年6月底,淘天集团在618结束后召开了一场商家闭门会议,明确表示淘宝将逐渐淡化绝对低价的策略,把考核重点转向GMV(交易金额)和AAC(平均消费金额)。
在10月12日的天猫双11媒体沟通会上,淘天用户平台事业部总裁吴嘉进一步表示,“我们不会单纯靠绝对低价吸引消费者,因为我们始终坚持商品质量是底线。”
总体来看,淘宝正在调整低价策略。今年的种种动作表明,淘宝已不再追求“极致低价”,而是更加关注性价比。一个显著的变化是,淘宝开始弱化对“五星价格力”的依赖。这个工具去年3月推出,通过评分帮助商家了解商品的价格竞争力,五星意味着商品在淘内外均处于极致低价状态,而高评分可获得更多流量奖励。

淘宝新功能,玩出了实体店的感觉

淘宝五星价格力机制 图源:千牛头条
今年上半年,淘宝已经逐步取消了许多商品类目的五星价格力评估。据悉,未来淘宝不会强制要求所有商家使用五星价格力逻辑,而是鼓励那些适合且愿意参与的商家自愿加入。
这一变化反映出淘宝可能意识到单纯追求低价并不能带来长期的业绩增长,反而可能影响商品质量和用户体验。转向性价比策略表明,淘宝正调整市场定位,吸引不仅看重价格、还注重商品品质和整体价值的消费者。
这样的调整并不难理解。虽然低价曾是电商竞争的核心,但随着消费升级,用户对产品品质的关注逐渐与价格同等重要。为了迎合这种趋势,淘宝近年来在“性价比”上持续发力。
例如,淘宝与1688合作,将优质工厂的商品引入平台,既保证了价格优势,也提升了商品质量。此外,淘宝还增加了对百亿补贴计划的投入,让更多高品质商品以更低价格出售,进一步凸显性价比。
一个多月前,淘宝推出了“淘精选”业务,通过官方精选方式为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商品。这些商品以官方自营店形式展示在淘宝App中,为用户提供更多优质选择。
此外,在今年天猫双11发布会上,淘宝平台事业部总裁谌伟业提出电商行业三大痛点:仅退款政策、退货运费高、低价内卷。他宣布将放宽优质商家的“仅退款”限制,升级运费险,并给予更多流量支持,以优化营商环境。
从平台的视角看,淘宝放弃极致低价可能是出于对长期利益的考量。尽管低价策略能短期提振销量,但长远来看可能压缩利润空间,影响平台收益。阿里最新财报显示,淘天集团2024年第三季度营收为989.94亿元,同比增长1%;但经调整EBITA为445.9亿元,同比下降5%,表明淘天集团仍面临不小的业绩压力。

随着行业和市场环境的变化,淘宝不再执着于低价策略,而是更加注重可持续增长。这是对市场现状的深刻洞察,也为平台未来发展奠定了更稳固的基础。

电商发展新趋势

除了不追求低价,电商发展的另一大趋势就是回归货架电商。
近几年,直播电商掀起了一股热潮,以互动性强、体验新颖的购物方式吸引了无数消费者。李佳琦、小杨哥等头部主播,通过有趣的直播内容和大力度的促销活动,迅速聚拢了大量观众,甚至成为许多品牌销售的“救命稻草”。然而,随着消费者购物习惯的逐渐成熟,直播电商的辉煌不再。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直播电商市场增速降至35.2%,相比早年高达100%的增长率,下降趋势明显。未来三年,这一增速预计还会继续滑落到18%。
直播电商发展遇冷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夸张宣传和冲动消费的问题长期存在。消费者在直播间因价格优惠下单,事后却频繁退货。数据显示,直播电商的平均退货率在30%-50%,远高于传统电商的10%-15%,直接压缩了商家的利润空间。其次,直播电商过度依赖促销,影响品牌形象。大主播凭借流量优势强压品牌降价,短期销量虽然上升,但长期来看却削弱了品牌价值。许多企业为重塑品牌形象,不得不进行艰难的转型,而频繁的低价策略让它们陷入价格战的恶性循环。
此外,流量成本上升,消费者对直播带货逐渐失去新鲜感,导致ROI(投资回报率)逐年下降。比如某手机品牌投入30万元推广费用,却只收回15万元的销量,类似的亏损案例在行业中屡见不鲜。这种情况让越来越多品牌意识到,直播电商的吸引力正迅速减弱。
在这种背景下,货架电商重新崭露头角。货架电商不同于短期的流量打法,而是注重品牌的长期建设。品牌的力量是持久发展的关键。比如优衣库每年双十一都稳居销量前列,其成功的核心在于深耕品牌形象。而相比之下,直播电商一旦停止流量投放,销量便难以为继,缺乏持续性。
因此,企业需要引导消费者理性购物,强化品牌认知。高效的搜索广告是货架电商的核心,能够精准触达消费者并在他们心中建立品牌形象。通过优质产品和服务,企业可以赢得用户长期的忠诚度。成功的品牌往往以“质量为王”而非“价格为王”,从而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稳固的信任和认同感。
文章来源:【硬核刘大】公众号
【声明】该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大数跨境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大数跨境观点或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contact@10100.com
0
0
硬核刘大 聊聊大家都喜欢的事
总阅读849.9k
粉丝4
内容970
咨询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