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移动端改版三大重点解析
视觉优化、流量再分配、评论标签进广告成核心变革
近期,亚马逊对移动端页面进行重要调整,商品展示逻辑与用户行为路径发生明显变化。卖家必须从以下三个维度重构运营策略:
- 视觉优化:主图占据页面顶部位置
- 流量逻辑再分配:新增自然流量模块
- 广告机制升级:用户好评标签直接嵌入广告位
一、移动端主图布局大变样
部分产品详情页的主图现已完全置于页面顶端,品牌标识、店铺链接及标题全部下移至图片之后。
这一变动意味着主图将成为影响点击率与页面停留时间的关键因素。建议卖家在优化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 图文内容一致:如主图突出尺寸或容量,标题中应添加“XX英寸”、“大容量”等关键词;
- 移动端标题优化:控制在50–60字符内,优先呈现品牌名、核心功能和适用场景;
- 副图展示细节:通过配件、认证标志(如FCC、CE)提升信任度;
- 插入首屏视频:15–30秒短视频动态展示使用场景;
- A/B测试持续优化:推荐采用ROI高于2的方案,例如对比纯产品图与场景化主图。

二、搜索结果新增2个流量入口
亚马逊在搜索结果页新增两个关键模块:Featured from the store(热门产品) 和 Collections from the store(类目集合),具体表现如下:
- Featured from the store:集中展示店铺热销商品,相当于精品橱窗;
- Collections from the store:按类目分类呈现热卖单品,方便消费者快速浏览选择。
系统会根据产品销量自动分配曝光资源,销量越高,获得的自然流量越大。
建议卖家聚焦于打造2-3款引流爆款,配合高性价比与精准推荐提升转化率。例如,在电子产品配件类目中,可结合手机壳、无线充电器、耳机转接头等形成组合,延长客户停留时长并提高多件购买概率。
三、广告展示强化用户口碑要素
部分广告新增“Customers mention”栏目,平台提取好评关键词以标签形式展现在广告中,提升可信度与点击率。
该模块强调:评论质量直接影响广告表现,卖家需加强评论管理,并优化广告投放策略:
- 挖掘评论中的高频关键词,整合到广告文案与竞价词库中;
- 引导买家提供具体使用体验而非空泛好评;
- SP广告可通过自动投放挖掘高价值关键词,后期手动调高出价;
- SB广告可利用视频+图文方式强化“95%买家推荐”等真实反馈信息。

更新释放三大核心信号
- 主图为王:视觉冲击力决定首次关注,是留住买家的第一门槛;
- 热销优先:平台加大向优质商品倾斜流量资源,推动强者恒强;
- 评论驱动转化:消费者更相信真实评价,高质量口碑将直接影响广告效能。
未来在亚马逊的竞争,已经不再仅限于价格战,而是转向精细化的品牌运营能力较量。只有全面提升购物体验、强化用户信任体系,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实现长期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