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俄贸易短期波动,能源拖累整体表现
整体情况:2024年中俄贸易额创历史纪录,达到2448亿美元。然而进入2025年后,1-4月双边贸易额同比下降7.5%,仅为711.23亿美元。其中中国从俄罗斯进口下降9.1%(403亿美元),对俄出口下降5.3%(308亿美元)。
结构性变化:能源进口大幅下滑
进口下跌主因是俄罗斯的能源产品“卖不动”,如前四个月中国从俄进口石油下降24%(达170亿美元),天然气更暴跌28%。相比之下,机电产品等出口仍保持相对稳定,占中国对俄出口比例已达66%。
为何贸易额突然下滑?
能源价格拖后腿:俄罗斯对华出口近80%为能源产品,但国际油价从每桶90多美元跌至70多美元,叠加打折销售(低于市价30%)和运输瓶颈,造成收入缩水。
卢布升值影响统计口径:2025年卢布兑美元上涨38%,但由于中俄贸易中90%使用人民币或卢布结算,按美元折算数据造成贸易额“虚低”。
俄国内经济承压:通胀超过10%、利率高企(超20%),企业和民众消费趋于谨慎,导致中国消费品需求减弱。
外部压力加剧阻力:美国启动二级制裁,中国金融机构为规避风险收紧对俄资金渠道,跨境结算效率降低7%以上。
逆势增长领域显现新亮点
果蔬出口大涨:2025年2月中国水果对俄出口增长33%,蔬菜出口增长近30%;苹果增幅达70%。
技术类产品崛起:中国汽车在俄市占率攀升至54%,工业机器人出口同比增长两倍。
农产品合作深化:俄小麦和牛肉对华出口占比由2023年的12%上升至2025年的18%。
未来展望:全年有望反弹至近2900亿美元
全年预测回升:尽管开局不利,但机构普遍预计2025年中俄贸易总额将增长9%,接近2900亿美元目标。随着中欧班列物流提速、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建设推进,能源运输能力将增强。
结算去美元化加速:两国正在测试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旨在减少受美金融体系制约。
战略互补性支撑合作基础:中国需要能源和粮食,俄罗斯需要技术和制造品,核心供需关系并未改变。
2025年初贸易额下滑主要由于能源降价、汇率波动、美国干预等因素影响,但关键品类出口实现逆势增长,整体来看,双边合作潜力依旧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