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贸局势下美国市场行业信用风险分析
强化应收账款管理成企业关键应对策略
中美双方于5月中旬在日内瓦完成经贸会谈,尽管“关税战”一度出现缓和迹象,但整体局势仍充满不确定性。在全球经济波动与政策环境多变的背景下,市场对中美关系的后续走向持续关注。同时,在美国经济增速放缓、外部环境复杂的情况下,企业在资金流方面所面临的压力也依然不容忽视。
对美国210个细分行业的监测数据显示,有8个行业的逾期付款企业比例超过50%,另有16个行业的应收账款逾期超过三个月。对于对美出口或在美运营的企业而言,强化收款端的信用风险管理,仍是保障现金流和运营安全的关键一环。
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海外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依旧显著。由于信息渠道不及国内通畅,加之语言障碍,企业对海外合作方的了解仍存在局限。在这种背景下,信用风险管理成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时不可忽视的课题。
依托邓白氏“付款信息交流计划”(DUNTrade®)在美国市场积累的大量企业收款数据,邓白氏对210个美国细分行业的应收账款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炼出重点行业的信用表现,为国内企业识别行业风险、评估合作方信用状况提供有力支持,帮助企业提前采取应对措施,防范潜在的坏账风险。
以下为从邓白氏《美国市场应收账款行业报告》中摘取的部分数据,用于识别当前在美市场中部分信用风险较高或较低的行业表现:
1. 逾期付款客户占比最高的行业
在木制品、专业设备与用品、包装设备等8个细分行业中,超过50%的客户存在付款逾期现象,反映出这些行业在收款环节面临较大压力。企业若未及时识别信用风险,可能因客户拖欠账款而导致现金流紧张。
2. 逾期付款客户占比最低的行业
与之相对,印刷电路板制造、空运服务,以及电器、电视与收音机销售行业的逾期客户占比均低于5%,整体信用状况较为健康,回款风险相对较低。
3. 长期逾期账款比例最高的行业
在美国市场中,装备金属线产品、服务机构设备与用品行业的风险较为突出,其中分别有28%和22%的应收账款逾期超过90天,值得企业重点关注和管理。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类别在中国对美出口总额中占比达17.6%。此外,家具类产品出口也占到6.0%。这表明大量中国企业正向美国出口相关产品。对国内企业而言,基于自身出口产品所属行业,提前评估和掌握客户信用风险,对于保障海外业务的稳健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邓白氏